记: 写这篇文章是刚才孙先生的网站突然坏了,之前很多心血也随之付之东流。其中我最爱的黄山游记也消失不见,这对我来说总是有些不太好的预兆,人总是要信点什么,我希望有所添补,虽然技术型的文章写不出来,但黄山游记我这个“同游者”暂可补上,可能写的这个流水账脉络尚不清楚,但也可数年之后,聊慰今日之憾。 2021.11.14

  十月份黄金周,我们决定去安徽登黄山。相比于繁华都市,我们俩可能更希望寄情山水,平日里总是为了工作和学业忙碌,相见并不多,所以纵然考虑到节假日人多,但依然前往。

  从桐乡乘高铁到达黄山站,在高铁途中就已感觉到进入山区,隧道接连着隧道,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居然都在山川之下穿行,窗外忽明忽暗,我已觉进入蓝色空间,身边的人睡的昏昏沉沉,我想总是要这样走下去。到站后在站内换乘旅游专车,又是约四十分钟的“隧道之旅”,我们终于到了黄山脚下。山川总是那样沉稳,我们在山脚,丝毫无壮观之感,甚至分不清黄山在我们的哪一边,国防可能有些疑惑亦或者我觉得作为‘有经验的人’,需要解释一下,我说“置身其中,不识黄山真面目”(随口乱编的)。我总是爱这样乱说一些无厘头的话,国防总被我忽悠的以为我好有文化,好似自己赚到了一样。去酒店的路上买了黄山烧饼,很好吃的特产,回去的时候给室友带回去了一些尝一尝,室友都很爱吃。

  自认为登山在于心境,总见有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又是山”的形容。我在来黄山之前去过泰山,泰山雄伟,更觉开阔。但是国防并未爬过这种大山,他显然期待多些,有跃跃欲试之状,但考虑到我走多会累,决定先在黄山住一晚,第二天再爬山。晚上在街边闲逛,买了一些食物以备。


  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起来去吃早饭,简单平常,吃出来平淡之感,联合前一晚上在路边闲逛,吃‘安徽牛肉板面’,清闲自得,我觉得可能我们俩更适合生活在小城市。

  接着我们乘客车到了半山腰,接转缆车直接到了山顶,有些恍惚,居然没费一丝力气,就到顶端。温度已觉变冷,山风过隙,愈进一步便有进一步的感受,我们去看迎客松的途竟然先看到了送客松,我想“这样很好,因为小时候爸爸给我讲故事说毛泽东在爬山的时候,下山总要走和上山时候不同的路,这叫“不走回头路”,我总觉着人就应该这样做事情,所以看过迎客松之后我们径直前往莲花峰。说是径直前往,其实路途曲折,看似近在眼前,实则耗费体力与耐心,是一场“勇者”的攀登,我自认毅力较强,总要撑下去,途中瞭望远处,惊叹“世之瑰丽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”,亦可明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之意。国防总是不走寻常路,上蹿下跳,看什么都新奇的很,踩到莲花峰的顶端,我觉得他可能想体会一下“山登绝顶我为峰”的感觉,我很胆小,能够爬上来已是不易,只期盼赶紧下去吧!
从莲花峰下来之后我们前往光明顶,路上遇到了很多 “挑山工”,用肩膀去负担重物,还有抬人的,山路险陡,普通人攀爬已是不易,挑山工们还要担着游客去攀爬,途径过我,额头汗水细密,竹架似有弹性,上上下下,又似不稳,倾斜摇摆,乘客好似悠哉,我只觉心中五味杂陈。 经过一线天,前后皆是人,抬头天一线,我觉我此时是真的身在黄山不见黄山了。


  光明顶听起来像是武林门派要立刻进行比武大会的感觉,到了之后只觉人多,是游客们集中休息补给住宿之地,可以在此处住一晚等待第二日的日出。我们短暂休息之后前往北海,云海虽未看到,远处是云,身边无云,下来之后又看其中有云,我恍然,原来是已置身云海。专程看到了妙笔生花,期盼学业精进工作顺利。从此处时我们已经在慢慢走下山路的,按照计划,时辰尚早再加上省钱之意,我坚持要走路下山。过程中看到小池塘,里面有大大的锦鲤,我总是要许愿。巧妙地是在下山途中,总是要先上台阶,游人劳累,有恰到好处的指引牌写着“此处乘缆车”,商家生意精妙,但遇到我这种一毛不拔之人总是没辙,我们慢慢下山,途中“仙人翻桌”之景,甚是奇妙。仔细想来,黄山景区做生意,总是想着把游客哄骗去坐索道,很多景色尚未开发亦或是开发之后因经济利润太少而少有人观,导游也是无甚推荐,真是可惜了黄山美景。下山路中游客显然减少,更有两人闲游之感,我喜欢这时的状况,我心中的期盼可以慢悠悠的走一阶阶的台阶。

  约定六十岁重游。

文章作者: Sunfove
版权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明明如月
黄山 黄山 旅游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打赏
微信 微信
支付宝 支付宝